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第十二章遠距學習




遠距教學

  是指使用電視互聯網傳播媒體的教學模式,它突破了時空的界線,有別於傳統需要往校舍安坐於課室的教學模式。使用這種教學模式的學生,通常是業餘進修者。由於不需要到特定地點上課,因此可以隨時隨地上課。學生亦可以透過電視廣播、互聯網、輔導專線、課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種不同管道互助學習。

  開辦遙距教學的院校,多提供大學或高等學院程度的課程,包括文憑學位碩士博士程度。也有少數院校提供中學程度的遙距教學課程。

l   現有技術類型分為兩種:同步非同步

1.同步技術:是在同一時間將資訊傳送給線上所有參與者的一種傳遞模 式。

2.非同步技術:是所有參與者可以自主的選擇他們自己的空餘時間使用教材。學生們不必在同一時間被聚集起來。



l   遠距教學的種類:

1.規律(定期)的函授信件指導

2.同步或非同步的網路指導

3.經由電視廣播電視廣播課程

4.光碟,學生可利用裡面的內容學習

5.學生可自由透過隨身型迷你電腦手機自由連線存取課程內容

6.綜合的遠距學習,涵蓋線上即時教學及互動之課程



l   電視廣播教學:

<國立空中大學 教學媒體處>






資料來源:

第十一章網際網路與組織內部網路




網際網路

  是網路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網際網路」,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



全球資訊網

  是一建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網際網路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 LAN

  指覆蓋局部區域(如辦公室或樓層)的計算機網路。按照網路覆蓋的區域(距離)不同,其他的網路類型還包括個人網城域網廣域網等。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 WAN

  是連接不同地區的區域網城域網的計算機通信的遠程網。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範圍,所覆蓋的範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接多個地區、城市和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路。











資料來源:



第十章多媒體




多媒體(Multimedia

  在計算機系統中,組合兩種或兩種以上媒體的一種人機互動式信息交流和傳播媒體。使用的媒體包括文字圖片照片聲音 (包含音樂、語音旁白、特殊音效)動畫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動功能。

l   多媒體的應用:

  多媒體的應用領域:廣告藝術教育娛樂工程醫藥商業及科學研究等行業。

  利用多媒體作教學用途,除了可以增加自學過程的互動,更可以吸引學生學習、提升學習興趣、以及利用視覺聽覺觸覺三方面的反饋 (feedback) 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超媒體(Hypermedia

  為多媒體系統中的一個子集,超媒體系統是使用超連結 (Hyperlink)構成的全球信息系統,全球信息系統是網際網路上使用 TCP/IP 協議和 UDP/IP 協議的應用系統。二維的多媒體網頁使用 HTMLXML 等語言編寫,三維的多媒體網頁使用 VRML 等語言編寫。目前許多多媒體作品使用光碟發行,以後將更多地使用網路發行。



互動式多媒體

  為透過多媒體的方式,連結各項媒體,它具有整合性,能與瀏覽者產生互動,並且不乏多媒體元素(影像、圖片、動畫)涵蓋其中。互動式多媒體是透過輸入(人透過各類型介面傳遞訊息)到輸出(多媒體元件透過各類型介面回傳給人)的一個循環,輸入輸出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做不同的利用。
  使用者需透過多者介面來執行,如現今社會上大多可與人互動的介面,電腦,手機,各個遊戲平台,以及大型遊戲機台ARCADE等等。


l   分類:不同性質分類包含(1)教育性;(2)娛樂性;(3)生活知識

教育性:依其教育性質的不同,大括的可分:

1. 職業性質的教育,如:職業訓練

2. 生活知識上的訓練

3. 一般傳統教育知識上的取得





資料來源: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第九章電腦




電腦在學習中的角色

  電腦具有高度互動性,其所能達到的教學與學習效果,遠非其他教具所能比擬。在教室內引進多媒體電腦,再連接網際網路,不僅可以大幅增進學習效果、擴充學習資源,亦能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

  根據研究指出,在教室中設置電腦,可以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感受,讓他們維持很高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透過電腦可以學得更多、更快、更好。而在學習態度方面,透過電腦,小朋友更容易體會到合作的好處,也真的在學習活動中身體力行。





整合學習系統

iLMS 整合式數位學習系統簡介:

iLMS 是專為學校所開發的數位學習系統,它同時整合線上課程、社群經營、學習歷程、課程地圖與部落格於單一系統。透過簡潔的 UI,無論從老師、學生或系統管理的角度都可輕鬆上手,並享受其中帶來的便利性與學習成效。



系統功能
1.
與學校校務系統結合,減輕大批匯入開課資料與帳號的負擔

2. 課程以學期與系所分類,方便管理及查詢

3. 教學意見問卷可重覆使用,一個步驟即可發佈至全校或指定課程

4. 活動報名系統,可自訂報名表、並有專屬的報名網址及管理功能

5. 提供統計報表 (: 教材上網率、課程排行統計等),輕鬆掌握全校使用狀況

6. 具全文檢索功能,方便搜尋想要的資訊



學習管理

1. 整合參與的課程及社群資訊於單一頁面,方便獲得最新消息

2. 可檢閱課程的學習狀態 (討論、閱讀記錄、作業、測驗、問卷),輕鬆掌握學習進度

3. 累積歷年學習檔案與紀錄,方便複習或查詢選修過的課程資料

4. 擁有行事曆及課表,可以有效掌握重要事件



課程管理

1. 豐富的活動設計 (: PowerCam 教材、線上作業、測驗和小組專區),滿 足教學需求

2. 完整的課程管理機制 (: 成績計算、出缺勤統計),減輕老師工作負擔

3. 教材、測驗及問卷可在不同課程重覆使用,減少上傳相同教材的次數與時間

4. 單一步驟即可上傳 PowerCam 教材到指定的課程,大幅降低數位教材上傳的門檻

5. 簡化作業繳交及評分的程序,並可開放優良作業觀摩



社群管理
1. 獨立於課程外,提供個別社群專屬的互動空間 (: 班級、實驗室、社團  及計畫網站)
2.
彈性的版面設計與配置,讓社群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3.
豐富多元的功能 (: 活動報名、即時塗鴉牆、相簿),讓情感交流更容易
4.
利用文件分類與精華區,可以將社群資料做有系統的整理



ePortfolio
1. 
提供規格化的學習歷程檔案,有條理的呈現各種經歷及證照等資訊
2.
提供部落格與相簿功能,是記錄學習反思與生活日記的管道

3. 課程中撰寫的筆記自動分享於部落格中,輕鬆累積與分享學習成果

4. 可自訂版面樣式,打造個人化的頁面










資料來源:


iLMS 整合式數位學習系統 教學網http://blog.powercam.cc/lms





第八章視訊



  「視訊」這個術語是來源於拉丁語的「我能看見」,通常指不同種類的活動畫面:數位視訊格式,包括:DVDQuicktimeMp4和模擬訊號磁帶等,其中包括VHS磁帶和Beta帶。 視訊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來記錄和傳播:包括基於「磁」技術的磁帶,磁帶通常在拍攝PalNtsc制式的模擬攝像機上使用。


「遠距視訊教學」
  為增強師生間互動學習,甚至同學間之互動,以及排除離島地區受到氣候、交通等因素,致影響學生教學節目的收視及面授教學的進行;使學生可以在任何地區,透過網際網路系統參與視訊學習。


製作視訊


網路視訊:簡介、優點及應用

  與電子郵件、網路服務和電腦電話集成等其他通信方式一樣,網路視訊可通過有線或無線IP( 互聯網協定 )網路傳輸。數位視訊流和音訊流以及其他資料可通過同一網路基礎架構進行通信。網路視訊可以為使用者( 特別是安全監控產業 )帶來大量優於傳統類比CCTV( 閉路電視 )系統的特性。

網路視訊系統的主要構成包括網路攝影機、視訊編碼器( 用於連接類比攝影機 )、網路、服務器與記憶體以及視訊管理軟體等。由於網路攝影機和視訊編碼器是基於電腦的設備,因此其性能是類比CCTV攝影機無法比擬的。網路攝影機、視訊編碼器和視訊管理軟體是IP監控解決方案的基礎。

數位網路視訊監控系統提供了類比視訊監控系統所不能提供的一系列優勢和先進功能。其優點包括遠端存取、高品質影像、事件管理與智慧視訊功能、易於集成以及更高的可擴展性、靈活性和經濟高效性。
Ø       遠端存取
Ø        超凡的影像品質
Ø        事件管理與智慧視訊
Ø        可滿足未來需求的輕鬆集成
Ø        可擴展性和靈活性
Ø        經濟高效
應用
網路視訊幾乎可以用於任何應用。不過,大部分用途主要用來對人員、地點、財產和操作進行安全監控或遠端監控。以下是網路視訊在主要行業領域的典型應用。



4.          城市監控
6.          醫療保健 
7.          銀行與金融




在教育上的應用:

  從幼稚園到大學,網路攝影機可以提供耐受破壞的監控系統,提高師生的安全水準。在已建有IT基礎架構的教育機構,網路視訊是一種優于類比系統的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因為網路視訊不需要重新佈線。此外,網路攝影機事件管理功能可以生成報警,為保安人員採取相應措施提供準確、即時的影像。網路視訊還可以用於遠端教學,如無法上課的學生。



資料來源:




第七章聽覺媒體




聽覺媒體

  所謂「聽覺媒體」,是指為了教學目的,以聽覺感官來記錄資訊與傳遞資訊的的媒體或是資料形式。它所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最常在教學中使用的聽覺媒體包括錄音帶、光碟、廣播等。

一、無線電廣播

意義:分有調幅AM和調頻FM兩種電波波段

特性:

具有立即性和時代性,播報即時新聞
接收設備省電、價廉
廣播節目製作容易,收聽節目不必付費
收音機可以隨身攜帶、隨處收聽,不會干擾他人
廣播節目普及性和快速性





限制:

只能傳播聲音、不易控制學習者的集中力
教學時間只能單向溝通,和學習者較少互動
廣播節目的時間並不完全能配合教學時間
沒有預聽和覆聽的功能



教學應用:

為特定組群製播的廣播教學節目
為空中學校學生製播的教學節目







二、有線播音

意義:全國學校應裝設於教室或走廊的播音系統



特性:

可以全校性的使用公佈事項
運用語文練習、新聞轉播等功能
協助社團組織活動、協助教師製作聽覺媒體







三、錄音媒體

種類:

唱片、雷射唱片(CD)、迷你音碟(MD)
錄音磁帶(盤式磁帶、卡式磁帶、匣式磁帶、數位錄音帶)



優點:

錄音帶使用過,可以洗掉重新錄製
錄音帶價錢便宜,方便攜帶
使用操作簡單,適用於全班或個別教學
比印刷媒體更能呈現刺激性的語言訊息
協助視障學生學習,促進知能發展
不限課堂內使用



限制:

必須依一定順序播放,必要時可倒帶、重新錄音
屬單向傳播,較無與學習者互動